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深化能力作风建设

黑龙江绥芬河:监督赋能“口岸优势” 向“口岸经济”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19 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所属新媒体
【字体大小:

走进绥芬河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商品集散中心,人头攒动,各式各样的进口商品摆满了货架,众多消费者在市场里选购商品。近年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绥芬河市紧紧抓住当前中俄合作的良好机遇,立足对俄百年口岸优势,全力做好壮大口岸经济这篇文章,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绥芬河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责,做实政治监督、靶向监督、双向监督,服务保障“口岸经济”迈出新步伐,为口岸经济发展增添动能。

1.jpg

图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绥芬河市纪检监察干部在绥芬河铁路口岸开展监督检查。

联动监督,实现口岸高效通关

“请调取监控视频查看是否有货物滞留情况。”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绥芬河市公路口岸通关现场,绥芬河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详细查看口岸通关信息记录,了解口岸管理和物流通行情况。

绥芬河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是连接东北亚和走向亚太地区的“黄金通道”。企业有呼声,纪检监察机关有回应。绥芬河市纪委监委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监督抓手,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监督责任,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落实落靠,建立“督导检查+专题会商+整改反馈+回头看”四位一体闭环监督模式,督促解决口岸出入境审批时间长、口岸行包收费较高、出境客车发票出具不规范等问题13个,各职能部门帮扶企业245家,解决企业实际困难89个,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目前,绥芬河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成立“大口岸”工作专班,探索铁路口岸国际联运“宽轨重出”“窄轨重回”交车模式,公路口岸重进重出及对等运输取得战略性破题,中方车辆进出境从日均3辆提升到70辆,单日最高进出境货车351辆,打破历史纪录。成功开通以国际公路运输公约(TIR)方式出口货物,“铁路快通”监管模式落地运行,开发陆海联运、中俄直列等特色班列,进出境中欧班列突破2600列。肉类、中药材进口口岸完成验收,进境食用水生动物监管仓开工建设,特殊口岸资质达到10项,俄进口商品集散交易市场形成规模,全国70%的俄罗斯阔叶材质地板表板出自绥芬河。

2.jpg

图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绥芬河市纪检监察干部在绥芬河公路口岸向现场工作人员了解口岸通关情况

靠前监督,助力口岸清风畅游

鲜花盛开的时节,充满异域风情的百年口岸绥芬河也迎来了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绥芬河市立足“全季、全域、全链”三个重点,发挥“资源、区位、生态”三个优势,围绕产业协同,推进文旅纵深融合,实行“旅游+”运行机制。今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84.9万人次,同比增长61.1%,旅游收入8.5亿元。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绥芬河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由6个派驻纪检监察组以“组组”联合方式成立督导检查组,围绕旅游商品是否明码标价、游乐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以及宾馆、民宿、涉外酒店消防安全等方面对旅游景区、企业进行“体验式”监督推进,以监督执纪问责推动相关部门履职尽责,落实绥芬河旅游业发展规划,推动旅游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高游客满意度。据悉,绥芬河充分发挥教育领域“向北开放”边境研学、跨境研学的枢纽站作用,结合绥芬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红色历史文化,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打造绥芬河域内的红色研学、边境研学课程。同时与俄罗斯全俄海洋儿童中心、潜艇博物馆等对接,设计开发以牡丹江为轴、绥芬河为通道、联动牡丹江域内研学资源的中俄研学线路,分别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共青城市、游击队城市、阿尔乔姆市、拉左市、哈罗尔地区、纳霍德卡等多个城市开展中小学生研学交流活动15次,3000余名俄罗斯师生通过近距离聆听中国历史、沉浸式体验剪纸、京剧演绎,进一步推动中俄教育合作。

3.jpg

4.jpg

图为绥芬河市纪检监察干部对旅游景区、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跟进监督,护航口岸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的堵点、痛点在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绥芬河市纪委监委紧盯党中央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及时发现和纠正贯彻落实中的时差、偏差和落差,通过列席指导民主生活会、开展政治生态评估和政治建设考评等一系列动作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5.jpg6.jpg

图为绥芬河市纪检监察干部对旅游景区、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发挥能力作风监督员作用,围绕进出口货运、收费、通关服务满意度及作风纪律等情况,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并耐心倾听企业困难和诉求,确保企业发现问题有人管、意见建议有人听、集体利益有人护。精准实施“清风护企”行动,督促推动相关部门通过数字化赋能政务服务,创新化驱动民企发展,高效化夯实为民根基,建成全省首家线下“全链条”式政企沟通新阵地“企业之家”,打造“俄罗斯人一站式综合服务体”,建设“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专区”,形成“双线并行”协同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政务便民圈”,形成绥芬河市“就近办”事项清单115项,全面推进“一窗受理”“一站办理”“全程网办”,144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达到100%。近年来,绥芬河与北京、上海、深圳商会建立区域合作关系,天津供销集团汽车产业园、北京天府盛边境云仓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实际利用内资增长70%。北大荒俄粮进口加工、首站冷链商品集散港等项目投入运营,对俄蜂产品加工等一批引领型的产业项目加快建设,龙江交投互贸加工产业园、辛巴赫精酿啤酒等老项目不断追加投资,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型发展。实施“管委会+公司”改革,推行“一区多园”模式。综保区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全国排名提升5位;边合区贸易突破50亿元,拉动全市进口产品落地加工率达到60%以上。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所属新媒体

撰稿:组宣部

校对:王宁

一审:王宁

二审:郑璐

三审:李兆生